综合百科

字体下划线怎么加长

字体下划线怎么加长

【第九课 笔记加工:拓展深入】

一、【初涉书法家陆柬之】

在唐朝初年,有一位名为陆柬之的书法家,他是王羲之书法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人物。陆柬之与虞世南齐名,他的书法技艺尤其善于运笔,尤其当兴致高昂时,可以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清代张怀瓘的《书断》中记载了他的这一特点:“陆柬之尤善运笔,或至兴会,则穷理极趣矣。”其成就被宋徽宗编纂的《宣和书谱》高度评价,称其晚年几乎赶上甚至超越了王羲之和王献之。陆柬之的作品被评价为“节节加劲”,形容其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都如偃蓋之松,一节一节地展现出力量。

二、【陆柬之的书法特点】

陆柬之的书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节节加劲”。这一特点体现在他运用笔锋的高超技巧上。在运笔过程中,他善于利用节点,这些节点就像大树的树枝节点一样,是一节一节地延伸出去的。这种运笔方式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陆柬之的书法作品已经失传,仅存的《文赋》和《五言兰亭诗》作品中也夹杂有少数草字,但这些都体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

三、【节点上的动作】

在书法中,节点是调整笔锋的地方,没有调整就没有行笔。每一个笔画都是从节点开始的。在节点上,经常做一些动作,如左右摆动、直线来回、曲线来回等。左右摆动是最常见的摇腕方式之一,也就是扭动笔心,“九用”中叫衄锋。直线来回和曲线来回则可以用来加长线条、加粗线条或改变方向。这些动作在智永、虞世南、陆柬之、张旭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四、【书法的节奏】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具有音乐性。因为运笔过程中有节点,有节节加劲的效果,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有规律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形成了节拍。在书法中,这种节奏体现在每一个字、每一行甚至整个作品的结构和布局中。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俛”字和“係”字的收笔动作,就展示了书法的节奏感。当运笔写出节奏的时候,书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复习思考】

1.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俛”字,立人势一竖的收笔,做了什么动作?

答:在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俛”字,立人势一竖的收笔做了左右摆动的动作,也就是进行了衄锋的调整,这是书法中常见的调整笔锋的方法。

2. 王羲之这些动作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王羲之的这些动作让我深刻理解了书法中的“节节加劲”和“节奏”的重要性。通过调整笔锋,可以使得笔画更加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这些动作也让我意识到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练习的技能。通过不断练习和调整,我可以更好地掌握书法的精髓和内涵。


字体下划线怎么加长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