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冕生于元朝末年,出身于诸暨县乡村的农家子弟,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依靠母亲做针线活勉强维持生计,在村学堂读书三年。十岁时因家庭贫困,他不得不辍学,在秦家放牛以维持生计。生活的艰辛与贫困培养了他的孝顺和勤奋的品质。
每当秦家给他一些食物时,他总是带回家给母亲享用。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从未放弃学习的机会。他把每天的零钱都省下来买书,一边放牛一边学习。对美丽的荷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开始学习绘画,用积攒的零钱买来了绘画材料,日夜练习。三个月后,他的荷花画作已形神兼备、超凡脱俗,最终成为著名的画花卉名家。
随着年纪的增长,王冕凭借自己的绘画技艺逐渐摆脱了生活的困境。他聪明过人,精文、地理及经史之学。他性格恬淡,既不求官爵,也不结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他喜欢潇洒脱俗的生活,有时会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袍大袖,载着母亲在乡村游玩。
王冕对知县的行为深恶痛绝,拒绝了知县的邀请,并故意避开知县的拜访。他对秦老解释:“知县倚仗百姓,我为何要与他为伍?”这表明王冕不仅性格独立,更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痛恨污吏。
为了逃避纷争,王冕来到山东济南府。在这里,他卖画度日。因遭遇,他返回老家,过上了隐居生活。母亲去世后,他遵循母亲的遗愿,拒绝出仕,选择了隐居会稽山的生活。即使吴王朱元璋向他请教治理之策,他也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
多次征聘王冕,但他始终不为所动,最终选择隐居在会稽山中。他的才华出众、学富五车,却一生淡泊名利,把独立自由的人格和自食其力的生活作为他的。历史上的王冕实有其人,《儒林外史》的作者通过艺术加工,把他作为开场人物,以展示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并借此引出全书其他人物。王冕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他的才华和品德,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时代的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