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知识小课堂:川贝介绍与应用
随着国庆节过去,气候逐渐转干,此时人们容易出现咽干痛、鼻干唇燥等症状。《中医知识小课堂》的《草精选》栏目为您介绍一种应对此类季节常见问题的中——川贝。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推出,可在微信公众号“广东省中医院”及广州新闻电台FM962(周二上午11:00-11:30)收听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在本栏目中介绍到,广东省中医院学部的中师龚又明将为我们详细解读川贝的神奇功效。燥邪入侵,肺部首当其冲,而广州夏秋之交以温燥为主,川贝正是预防和治疗温燥引起的咽干咳嗽的良。
川贝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及其相关品种的干燥鳞茎。其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作用。对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虽然大家对川贝并不陌生,但关于其“身世”可能还不太清楚。实际上,我们平时所指的川贝,主要是指传统中医认为效果最好的“松贝”。市面上松贝价格高昂,常有掺杂掺伪现象,购买时请尽量选择口碑好的医院及大品牌店。
对于温燥干咳患者,川贝的使用非常简单。推荐大家尝试川贝炖雪梨,只需将雪梨洗净去皮、挖去梨核,加入约5克川贝粉及其他如百合、玉竹、沙参等材料,隔水炖约40分钟即可。这种做法没有加入冰糖,既保留了雪梨的甜味,又适合咽痛咳嗽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川贝性微寒,适用于温燥、受热等症状,寒咳患者则不宜使用。川贝不宜与某些中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时使用。
更多关于川贝的详细信息及使用方法,请关注《草精选》栏目,广东省中医院中师龚又明为您深度解析。
编辑:XXX 责编: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