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吨和立方米换算公式

吨和立方米换算公式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惊人的7.7万,同比增长5.4%,展现出海水利用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全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海水利用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共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日处理规模达到252.3万吨。那么,海水淡化的技术突破和项目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滨州无棣县的一个海水淡化项目探访真相。

在山东滨州无棣县,有一家名为鲁北碧水源的海水淡化公司,其总经理徐凯向我们揭示了海水的神奇变化:“看似普通的淡水、盐和啤酒,其实都是由海水经过淡化处理后得到的。”

这个项目位于无棣县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面临着严峻的用水问题。虽然地处渤海之畔、黄河之滨,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地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仅是全国的十分之一。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过去,许多企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得不自行设置纯化水站,但这种方式成本高、管理困难,并伴随着能耗、耗及次级污染等问题。如今,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热法,通过蒸馏加热海水来产生淡水;另一种是膜法,是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方法。鲁北碧水源公司采用的就是膜法技术,通过大型净水机一样的设备,利用物理过滤法去除海水中的杂质,得到淡水。

为了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利用光伏发电来降低电耗成本;其次是攻克关键技术,使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滤膜和反渗透膜,降低成本;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降低耗和运输成本。这些措施使得海水淡化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企业能够更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

除了降低成本,海水淡化产业还在不断延伸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链优势,以提高盈利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水平。例如,鲁北碧水源公司通过研发能量回收装置、利用浓盐水制盐、用淡化水酿啤酒等方式,实现了“一吃”,提高了海水淡化的利用和经营水平。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每天290万吨以上。随着与标准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国内技术的不断提升,海水淡化产业将大有可为,进一步提高沿海地区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这一产业未来将会是一片新的“蓝海”。

来源:日报客户端。


吨和立方米换算公式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