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小吃的历史与魅力
谈到天津小吃,我们自然会想到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三绝”,近年来嘎巴菜、煎饼馃子更受到天津人的喜爱。但其实,天津的小吃文化远不止于此,其中包许多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美食。
在早期的天津,小吃摊商在王卫南市的管地带,诸如鸟市、市场等地也是小吃摊商的集中之处。那些日子里,油炸、烤烙、馅货、稀食、甜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面茶是天津特有的小吃,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在河北水梯子白衣庵胡同内有一家王记面茶铺,其后杨玉昆在河北鸟市出摊卖面茶,赢得了“面茶杨”的美誉。到了现代,早市上的面茶仍保留了独特的制作技艺,熬煮时加入的调料和香料的搭配让人垂涎欲滴。吃面茶的时候,热乎乎的汤和撒在上面的轧碎的芝麻以及香油的麻酱交融在一起,滋味美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间三岔河口的傅记卷圈。这家铺子的卷圈形如半月,分为荤素两种。鲜豆皮是用原汁豆浆制作而成,馅料丰富多样,炸至金的外皮酥脆可口,馅料滑而不腻,香味扑鼻。
南市增兴德的酱牛肉也是出了名的,其选材严格,只选用肋条、胸口、腱子等肉嫩部位。经过繁琐的佐料配比和长时间的煮炖,牛肉口感醇厚,味道浓郁。同样受到人们喜爱的还有北安道的玉华斋酱猪肉,其煮肉过程同样讲究,汤越老越有味。煮出的肉既软又香,无论是热吃还是凉吃都有独特口感。
老果子铺中的烧麦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制作烧麦皮的过程十分讲究,需要开水烫面并手工制作。牛肉馅的选材和调料搭配同样精细,使得烧麦口感鲜美。“森记稻香村”的熏鱼和童子油鸡也是老天津人们喜爱的南味小吃。
谈到80年代的流动小吃摊,“明顺斋”的什锦烧饼尤为出名。其烧饼种类丰富,油酥烧饼更是酥脆不腻。除此之外,“小蒸食”的蒸食点心也是老天津人的回忆,其制作精细、花样繁多、口感极佳。
以前的天津小吃包装也十分讲究,如干果鲜货的蒲包儿和点心的木质盒子等。这些细致入微的包装和传统的制作工艺共同构成了天津小吃的独特魅力。
50年代以前的天津市场繁华,小摊小贩通过卖各种小吃就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如今虽然许多传统小吃已经消失或改变,但仍有许多人怀念那些曾经的味道和回忆。诸如蜂糕刘五色蜂糕等虽然已难以品尝到,但它们留下的名字仍能让我们回味无穷。(文:何玉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