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数字新农人”:AI赋能菌菇种植,智慧菇房引领未来
清晨6点,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尹振娟已经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了20个实验“智慧菇房”的实时数据。随着屏幕的轻点,菌菇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随即自动优化。这是这位年轻的“数字新农人”的日常,她笑着表示:“种地变得像打理手机农场游戏一样简单。”
近日,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校园里,一组智慧菌菇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些充满科技感的菌菇箱是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和学院合作的产物,更是九名“00后”大学生以“AI算法+大数据+物联网”为画笔,在都市农耕领域勾勒出的全新图景。
这个跨学科团队的创业之路始于一个关于智慧农创的培育计划。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市空间高效种植的痛点,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的专项资金与技术资源,成立了创业项目。他们希望通过技术改变传统的蘑菇种植方式,解决人力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团队对智慧菇房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其中温控是一大难题。通过大量数据标记和AI训练,团队不断优化环境控制,寻找最佳环境参数。如今,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智慧种植系统愈加完善,实现了全程无农种植管理。智能菇房还能准确预测病虫害,准确率高达92%。这标志着城市高效种植的全新未来。团队负责人尹振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让农民也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团队成员们也表示,参与这个项目让他们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新鲜健康的菌菇产品。这些年轻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他们的智慧菌菇箱已经入驻商场屋顶、高端社区和工业园区,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在城市掀起了一场“立体化种菇”。他们的目标是将智慧种植系统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受益。他们的梦想是将智慧农业引入家乡,让家人们在从事菌菇种植方面更加方便。这群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对农业的热爱让人感动。他们用科技赋能农业,为农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将以智慧菌菇箱为起点,继续探索农业的未来。(特约通讯员 刘文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