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气热的时候气压就变小”这件事,从科学角度来看,是基本靠谱的,但这需要区分是在同一个地点的短时间变化,还是指大气环流造成的季节性气压差异。
首先,在理想化的、局地的、短时间尺度内,气温升高确实会导致气压下降。这是因为温度升高,空气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单位体积内的空气密度减小。根据气压的定义(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而力源于气体分子的碰撞),密度减小则意味着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碰撞频率和力度降低,从而导致气压下降。这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比如用吹风机对着一个密封的气球吹热风,气球会变大,说明内部气压相对减小了。
然而,更常见的说法是指“天气热”通常伴随着“阴雨天气”,而阴雨天气则往往对应着低气压系统。因此,我们常常感觉“湿热”的天气时气压不高。但这更多是大型天气系统(如热带低压)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由气温升高直接导致局部气压降低。此外,热空气会上升形成低压区,而冷空气则相对下沉形成高压区,这是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
总结来说,单纯说“天气热,气压就变小”在一定条件下(如局地、短时)是正确的,因为它涉及到空气密度和分子运动的基本物理原理。但更常见的与“热”相关的低气压天气,是更复杂的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所以,这个说法不能完全简化,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