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在这一天成为了全民网购的狂欢节。这一天既不是传统节日,也不是法定假日,那么它是如何赢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让我们一同回顾其发展历程。
“双十一”因其日期中含有四个“1”,最早被网民们戏称为光棍节。在2009年,淘宝商城为了推广和宣传,选择在这一天举办了一场大型网购促销活动。当时,光棍节恰好处于传统零售业的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之间,而天气变化正是人们需要添置冬装的时刻。商家们试探性地尝试在网上进行促销活动,看看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结果证明,这一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双十一”从此成为了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并对非网购人群和线下商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从而提高销售额度。阿里巴巴集团更是于2011年向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并在2012年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阿里发出通告函,声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对“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回溯到“双十一”的起源,天猫(当时的淘宝商城)在光棍节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记住这个平台。选择11月11日这一天是有点冒险的,因为这个日子恰好处于传统零售业的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之间。正是在这个换季时刻,人们急需添置新装,而网上的促销活动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随着线上电商如京东、易迅、当当等的加入,“双十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线上电商会为此进行充分的预热,线下家电连锁卖场和商场也会展开激烈的竞争。据估计,在2012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服务于这次活动的商家、快递业、支付行业、第三方服务业以及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数量高达百万。这使得这一天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之一。光棍节也因此与购物节紧密相连而备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