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酸枣面是怎么做成的

酸枣面是怎么做成的

谈到酸枣,可能许多人还停留在童年时期上山摘食的记忆上,然而今天,这种不起眼的小酸枣,已经成为我们乡村增收致富的明星产业。正值丰收季节,临县的五百亩酸枣改良示范基地,我们带您探访这里的秘密,了解这颗小果子如何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深秋之际,果实累累,临县碛口镇的酸枣基地里一片喜人的景象。成熟的酸枣挂满了枝头,枣农们正忙碌地采摘。

【同期声】枣农张候香分享到:这些酸枣真是好吃多了,酸甜可口。一天能收获一百多斤,晒干后能卖十多块钱。

这些隐藏在绿叶下的小果实,是大自然的馈赠。酸枣虽小,却蕴含丰富的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酸枣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的功效。除此之外,酸枣还能制成酸枣面、酸枣汁等多种产品,实现“一枣多用”。近年来,临县依托林学会及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的专业技术,大力发展酸枣种植,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同期声】山西碛口红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珍介绍:我们的基地里有五六十个品种,其中三个特别优秀的品种,尤其是鲜食大酸枣,市场价值非常高,是普通枣的6倍到7倍,而且供不应求。

负责人进一步透露,碛口镇的酸枣基地去年嫁接成功,当年就实现了挂果,今年产量预计达到六万斤,产值有望突破60万元。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酸枣的附加值,当地还建立了酸枣深加工基地,将酸枣肉、酸枣核、酸枣粉等进行分类销售,制作各种酸枣食品。这不仅将小酸枣“吃干榨尽”,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增收致富。

【同期声】车间工人薛金连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年,收入还不错,一个月能挣1500到1600元。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庭,还能种植蔬菜,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推动酸枣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还紧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酸枣高接换优示范基地为引领,流转了500余亩荒废枣林地,用于酸枣的培育和发展。如今,这些荒废的土地已经成为发展酸枣产业的宝贵资源。在临县,小酸枣正成为百姓的致富树,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


酸枣面是怎么做成的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