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专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第2版由红撰写,现已在京东预售。
有一家大型养殖企业,其供应链长期以来以需求拉动为主:养殖场有需求就向库管提交申请,驱动采购来满足。但这种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给供应链的响应时间太少,经常造成紧急需求,导致加急赶工运营成本高,内部用户体验也差。需求零散,难以聚合,缺乏规模效应,导致采购价格偏高。即便签订总量合同,也往往因为需求是零散的,批次多、跨度长,供应商最终要求随行就市,实际收取更高的价格。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采购问题,但实际上是个计划问题。在这里,预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由于数百家养殖场的预测颗粒度太小,预测准确度低,使得集中采购变得困难。供应商面临的问题是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材料实施集中计划、集中采购和集中存储。通过利用需求的聚合效应提高整体预测准确度,降低库存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哪些产品可以预测并计划以及在哪里进行计划。对此我们可以采用ABC分类法进行分析并结合产品的需求历史来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需求的频繁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来具体描述产品的“计划特性”。对于不同的产品根据其计划特性采取不同的预测方式和计划方式由不同的职能来主导。对于短尾产品历史数据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计划职能为主导;对于长尾产品则更多地是由销售驱动或根据需求历史设置一定的安全库存;中尾产品则需要结合历史数据采用预测模型得到基准预测同时结合销售产品市场等职能的辅助进行预判。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从而降低库存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建立合适的计划机制在总部或子公司层面做预测并适当承担可控制的库存风险可以降低整体的库存风险提高库存的周转效率同时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此外通过集中存储和计划我们还可以实现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总之通过建立科学的预测机制和合理的库存计划我们可以为养殖企业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难题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