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旦生病就更容易出现发烧等反应。当宝宝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时,家长们需要格外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必要时应立即就医。
那么,宝宝高烧不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发烧。宝宝的腋温达到37.5℃或者肛温达到38℃以上,就被定义为发烧。根据发烧的程度,它可以分为低烧、中度发烧、高烧以及超高烧。
虽然许多家长一见到宝宝发烧就十分担忧,但实际上,发烧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是身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性保护反应。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表现。
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宝宝发烧呢?
宝宝生病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幼儿急疹是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和皮疹,病情发作时宝宝会持续3-5天的中高烧,体温甚至可能达到40℃以上,退烧后24小时内会出现皮疹。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也是导致宝宝发烧的常见原因。这种病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较快,局部和全身症状都较为严重。如果宝宝在发烧的基础上还伴随声音改变、口水增多、拒绝进食或进食时哭闹不安等情况,家长们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除了上述疾病,尿路感染和川崎病也是导致宝宝发烧的常见原因。尿路感染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呕吐等,而川崎病则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高烧、皮疹、眼及口腔发红等。
除了疾病因素,不退可能还与退热物的剂量不够、使用不够规范、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环境温度太高或穿盖太厚等原因有关。对于宝宝来说,推荐的退热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如果家长们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喂给宝宝后仍然无法退烧,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并及时就医。
当宝宝高烧不退时,家长们除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物理降温外,还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表现,并根据情况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环境舒适,避免给宝宝穿戴过多或盖太厚的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