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宁波年糕:年年高升,岁岁情深
随着腊月的脚步渐近,年味在宁波的街头巷尾愈发浓厚。传统的年糕,这一承载着苏浙地区年味的象征,寓意着年年高升,岁岁安康,如今在宁波人的生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在浙江宁波,制作年糕是庆贺新年的重要传统。虽然现在春节前夕手工制作年糕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但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的沈四芬老太太家中,这一传统依然被坚守。
沈四芬老太太指挥家人忙碌着制作年糕。经过浸泡的米浆变得细腻,双手后变成块状的米粉。紧接着是“打年糕”的环节,大孙子张介明接过石槌,担起舂搡年糕的重任。在一下下的敲击中,年糕逐渐变得紧实、糯滑,米香四溢。
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刚做出的年糕,张介明表示,“自家做的年糕就是不一样,年糕汤、炒年糕都超级棒,特别有嚼劲。”沈四芬不紧不慢地将年糕分成小块,浸在瓦甏中,可以随吃随取,从腊月一直吃到次年。
年糕在宁波人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吃法,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主食,与各种食材都能搭配。林晨雨回忆,年糕是饭桌上的主食之王。他的母亲经常购买水磨年糕,作为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简单的热水中,加入捣散的剩饭、切好的年糕片和一个鸡蛋,调味后盖上锅盖,一碗热腾腾的年糕泡饭便完成了。林晨雨说,“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土,但天冷的时候吃上一碗,可以热乎一天。”
宁波年糕的美味得益于其独特的原料和工艺。慈城年糕只使用上品的晚粳米,且必须是当年新产。清朝时期,慈城人陈培基改良了年糕制法,到了光绪年间,水磨年糕已成为贡品。如今,从优质粳米到慈城年糕,要经历多道纯手工工序。
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自动化生产也带来了产量的提升。慈城绿禾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红波注重品质,使用传统制作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生产出色泽雪白、口感软糯的年糕。他说,“品质是年糕企业的生命。好米、好水、好环境,加上传统考究的制作工艺,让这块小小的年糕既软糯又有嚼劲。”
年糕不仅是美食,更是情感的纽带。对于许多宁波人来说,年糕是新年前的必备之物,也是乡愁的象征。网络平台和各地商超都能购买到正宗的宁波水磨年糕,而慈城镇甚至将年糕作为文旅发展的重要抓手。一道道美食让游客感受到江南传统又烂漫的烟火气。
在宁波人的生活中,年糕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农历新年前的祭祖仪式上,年糕必不可少。作为礼物,年糕被点上红,象征着吉祥、幸运,寄托着深深的祝福。游子的心中紧紧粘着这份香糯的乡愁与温情。
宁波年糕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在新年的脚步中,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份岁岁登高的乡愁与温情。(作者:卓璇 郁进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