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酒的韵味,不在于醉人,而在于江南梅雨的韵味。”这句富有诗意的表述,在江浙地区流传了上百年之久。对于北方人而言,他们常常认为南方人饮用的黄酒不够浓烈,然而如果你亲眼见过绍兴酿酒师傅精湛的手艺——那运作中的木榨机发出吱呀声响,酒缸上冒出的热气如潮水涌动,便知道这一壶琥珀色的液体中蕴多少故事和匠心。
黄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考古学家在陶罐中发现了碳化稻米和发酵的痕迹。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黄酒首次荣获国际金奖,打破了西方对酒类奖项的垄断。
谈及黄酒的分布与特色,可谓“一城一味”。不同地方的黄酒都有各自独特的酿造方法和风味。绍兴黄酒依托鉴湖水培育出了千年的名号;福建老酒凭借红曲开拓了南洋市场;而湖北深山里的房县黄酒,更是坚守古法“三蒸三酿”的传统工艺。你是否知道哪里出产的黄酒最为人所喜爱呢?经过评比,以下十个地方的黄酒脱颖而出,快来看看是否有你的家乡吧!
第一种:绍兴女儿红。用鉴湖水酿造的黄酒最为正宗。在老酒厂,成千上万的酒坛露天摆放,历经冬霜夏雨的五年酿造,才孕育出这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的美酒。1915年,绍兴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得金奖。开坛之时,便可闻到熟透的桂圆香气,则是话梅的酸甜,随后是烤杏仁的焦香。绍兴人习惯在炖羊肉时加入半碗黄酒,为其增添风味。
第二种:房县黄酒。位于湖北神农架脚下的黄酒作坊,沿用西周时期的“白茅缩酒”技法。2016年,该酒入选地理标志产品。用三寸长的龙须糯稻酿出的酒体清澈透亮,口感如同米汤混合蜂蜜。当地人吃热干面时,都会加入一勺黄酒作为汤头。对于初次品尝的游客而言,可能会觉得像醪糟汁,但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野蜂蜜的甘润。据说,房县有位98岁的老酒匠曾说过,这酒是“用耳朵酿的”——通过听发酵气泡声便能判断酿酒的时辰。
第三种:即墨老酒。山东即墨的黄酒厂里,至今矗立着管仲的雕像。春秋时期,这里便是“酒税重镇”。2011年,即墨老酒荣获布鲁塞尔国际金奖。酿造过程中,黍米需炒得焦黑才下锅,酿出的酒带有烟熏味。不习惯的人可能会觉得像中,但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却离不开它。青岛人吃海鲜火锅时,桌上总会摆着一盏温酒壶。值得一提的是,即墨老酒的每一坛都必须存放1080天,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
其余还有福建沉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客家娘酒、陕西谢村黄酒、上海石库门酒、九江封缸酒以及大连黄酒等七种各具特色的黄酒。每一种黄酒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酿造工艺和口感特点。无论是龙岩山里的绝活——福建沉缸酒,还是用天下第二泉酿制的无锡惠泉酒;无论是梅州客家人的月子酒——广东客家娘酒,还是渤海湾边的另类做法——大连黄酒,它们都展示了黄酒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