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讯

克后面的单位是什么单位

克后面的单位是什么单位

近日,《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正式发布。此次标准修订涉及哪些内容?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将发生哪些变化?消费者应如何解读这些营养标签?《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此次《标签通则》的最大亮点是增加了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由原来的“1+4”变为“1+6”。新增的强制标示内容包含饱和脂肪(酸)和糖,以更全面地向消费者展示食品的营养信息,进一步指导消费者的饮食选择。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方海琴指出,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的标示,是基于《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旨在控制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标签通则》还强调了儿童青少年对盐油糖的摄入量需注意,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摄入过量盐油糖”的提示语,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关注膳食中这些营养素的摄入总量。

除了强制标示的内容,此次标准修订还允许企业采用多样化表现形式,使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营养标签进行补充说明。《标签通则》还增加了“预包装食品分量参考值”,以更清晰地告知消费者每份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方便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方海琴进一步解释,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因此购买食品时应关注的重点也不同。青少年可以关注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选择NRV百分比较高的食品;老年人则需要多关注钙或膳食纤维的摄入,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品。对于需要限制部分营养素摄入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可以关注钠的含量,选择标示为“低钠”“低盐”的食品。

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通常包含三列数据:第一列为食品中的营养素种类;第二列为每100克/100毫升食品或每份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第三列则是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数,反映食品中的营养素与每日需要量的比值。这一标准的修订,无疑将更好地指导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食品。

记者/孟刚n来源: 消费者报。此次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关注和保护,将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全民健康饮食。


克后面的单位是什么单位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