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选择了通往纸坊的一条古老道路,耗时四十分钟。从南湖出发,沿着武昌大道前行,这条路线几十年未变。多年以前,南湖曾是武汉最早的机场,武昌大道也不过是泥泞的土路。
车道与轨道相伴,汽车与火车竞相驰骋。
曾经,前往江夏需要花费长达两小时的时间,探亲访友就像是一场短途旅行,路途颠簸。如今,从武昌到江夏的道路有数条,仅下高架后的文化大道就宽敞通畅。
军运会的举办让江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纸坊作为江夏的中心,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闲散气质。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人们又散去,生活悠然自得。
军运会为三环周边注入了新的活力,纸坊成为了一座既现代又古老的城池。新建的江夏市民之家,以玻璃幕墙和楚风大鼎的设计令人瞩目。毗邻的是军运会的备用场馆——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白色的钢筋结构在傍晚时分被火红的灯笼点缀。
新城与老城在这里交融,可以从高度上区分。以江夏体育馆那片绿色为中心,老城是红瓦矮楼,而新城则是高楼林立,将老城环绕其中。
纸坊的风景,值得横屏欣赏。新旧、山野,交织在一起。
城铁在2014年通达纸坊东,地铁7号线也在2019年延伸至此。公交虽然依旧缓慢,但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北华街地铁站出来,目之所及是整齐划一的楼房,为了迎接军运,统一安装了空调并围挡外墙。
向前看,可以看到文化大道上高耸的新中百广场;向后望,则是道路尽头绵延的绿山墙。
尽管过去交通不便、地理位置稍显偏远,但纸坊始终独具魅力,这里的人们生活自在、逍遥。纸坊人独特的口音略显不同,他们更倾向自称“江夏人”,而非“武”。
复江道是一条绿荫环绕的长坡,沿途可见江夏老民居的红瓦低檐,这里的生活节奏最为地道。龙头街是纸坊最繁华的老街,老红砖下是黑招牌的各式铺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路边铺面到夜市小摊的繁华景象,以及文化大道新商业体的崛起。
来到纸坊,美食是绝对不可错过的体验。“刁角里探究竟”是这里的一种乐趣。比如五里界街道办的食堂一楼的粉蒸肉、何师傅牛肉粉的别样糊汤、还有那家口碑永流传的馒头店。即使新的吃喝玩乐场所逐渐增多,老纸坊人仍然怀念那口秋冬季节的牛骨头。夏国祥怪味牛骨头店是夫妻二人的经营之道,牛骨头连筋带肉,先卤后煮,四溢。
火锅烟气蒸腾中,人们分享着美食和故事。兴新街的繁华中充满了烟火气。土地堂的橘子格外大,地瓜甜得前所未有。沙羡街的拼音还保留着古名。新华书店的街角熙攘非凡,而内部则安静专注的刺绣阿姨一针一线、巧手灵动。在这个地方,时间似乎走得更慢。下一个拐角处,地上的玩具摊前密密麻麻的玩具让人回忆起童年时光。纸坊的趣味蕴藏在平凡点滴之中。江夏体育馆的广场前生活百态尽显其中:爹爹们打牌下棋各不耽误;婆婆们摇扇;萌小孩在婴儿车里瘫坐;傍晚时分还有孩子们的气垫城开始缓慢充气。纸坊人热爱逛公园从熊廷弼公园到谭鑫培公园再到环山绿道和青龙水库都是他们的好去处。晚上公园喷泉伴着霓虹登场隔岸高楼万家灯火令人陶醉。纸坊的生活节奏独特它既安静又热闹让人们可以尽享生活的美好你觉得纸坊是什么样呢?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