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书初探:汉字中的“龺”部首
解析[黄扬书院]:
一、探索“朝”字的奥秘与丰富多彩的龺部首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及“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都蕴“朝”字的美妙。
“朝”(拼音:zhao1、chao2)是汉字中的常用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它描绘的是日出草木间的景象,表达了早晨的意义,如朝阳、朝露。当读作zhao1时,“朝”代表早晨或今天的意思。而当读作chao2时,“朝”则与古代听政、大臣见皇帝有关,意味着早晨聚众议事的地方。“朝”字也有面对的意思。“朝”还是某些名称的简称。
值得注意的是,“朝”字的左部被称为“龺”旁,这是一个会意部件,由“十、日、十”组成。其书写顺序为特定的横、竖、竖、横折等笔画组合。在一些权威资料中,“龺”被归类为非独立部首,而“朝”的整体部首为“月”。
二、龺字在汉字中的应用与草书书写技巧
龺字在汉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在草书中。为了方便人们学习草书,于右任先生在《标准草书》中归纳了大量的草书字符,并提出了“享字符”的概念。在汉字演变简化过程中,“享”、“京”等部首的上首部分简化为与草书“白”字相似的形状,下部则简化为一竖下端收笔向左、右上钩出。这些构成了“享字符”。而龺字在草书中,多数都是根据“享字符”书写。
对于龺旁汉字的草书写法,学习者需要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差异性。例如,“翰、韩(韩)、乾、朝”等字的龺旁就有多种草书写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如“享字符人羽是翰”,“龺韦是韩”,“享字符乞是乾”,“七十月是朝”。这些口诀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些汉字的草书写法。
三、“龺”旁汉字的部首异形字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