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十五夜望月诗文大意

十五夜望月诗文大意

在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的中秋夜晚,白居易因直言敢谏而触怒了,被贬为江州司马。远离故乡的愁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白居易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他的内心情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白居易的思乡之情与谪居生活的孤寂。

在那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白居易回忆起往年在繁华热闹的都城长安观赏月亮的欢畅情景。那时,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他在曲江池畔与新进士们欢聚,共同欣赏杏园边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今年同样是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他却因被贬谪而身处江西湓阳的水湓亭旁,形单影只地望月。这种环境上的反差,更突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愁闷。

身处东南,月亮已经圆了几次,但他依旧望向西北,希望能望到他的家乡河南新郑。过去繁华的对比使他更加无法释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论是昨夜的微风还是今夜清冷的月光,都似乎带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风吹无人领会,月光依旧如往年般清冷,这一切都表现了他历经磨难后的复杂心理状态,包括无法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这首诗语言直白易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过去与现在的情景对比,强烈地抒发了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感慨。每一个词句都充满了白居易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谪居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十五夜望月诗文大意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