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林是一位新晋销售人员,最近频繁参与业务活动,酒局自然也少不了。由于还是个新手,他有好几次只喝了两瓶啤酒和一小杯白酒就开始感到头晕,酒品不佳,几次醉酒后还出现了乱说话的情况。
某天,他和同事去谈业务时,悄悄服用了一小瓶所谓的“解酒”。同事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他得意地表示:“这是解酒,我花了不少钱买的,这次不怕再醉了。”出乎意料的是,他只喝了一瓶酒就感到头痛欲裂,很快便醉倒了。
那么,网上热卖的“解酒”真的有效吗?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池晓玲教授指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因为没有任何物可以代替或增强乙醇脱氢酶的产生,而乙醇脱氢酶是身体代谢酒精的关键酶。解酒无法替代身体对酒精的“消化”过程。如果解酒真的有效,小林不可能只喝一瓶酒就醉倒。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解酒”是如何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购买解酒?主要是因为被解酒华丽的宣传所迷惑。接下来,我们将揭示解酒一些功效上的秘密。
“功效”一:加快酒精代谢。
大多数人认为醉酒是因为大量酒精在体内积累,如果能加快酒精代谢就能解酒。这正是许多解酒所宣传的主要功效。
实际上,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摄入酒精后,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起到解酒作用。乙醇脱氢酶将酒精转化为有毒的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将乙醛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乙酸迅速被转化为能量,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值得注意的是,导致人醉酒或酒精中毒的实际上是乙醛,而不是酒精本身。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人来说,喝酒更容易出现脸红、头痛、醉酒的情况。目前许多解酒虽然可能缓解饮酒后的头痛,但无法增加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因此不能真正帮助解酒。
“功效”二:加速酒精。
酒精在胃肠道吸收后,大约90%的酒精会通过肝脏代谢,只有2-10%会以原形通过呼吸道、、汗腺。
如果过早摄入一些含有利尿成分如玉米须、茯苓等,当体内的酒精和乙醛未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会导致酒精大量堆积在肾脏中,加重肾脏负担。
“功效”三:保护肝脏。
众所周知,饮酒会伤害肝脏。许多解酒宣称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目前并没有发现真正的解酒保肝,在酒精的作用下,任何物都难以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在生活中还流传着许多解酒的谣言。例如:
谣言1:喝蜂蜜水能解酒。
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果糖成分确实可以加快酒精的代谢,但需要将酒精与果糖按照一定比例饮用。也就是说,要喝掉比酒量多很多倍的蜂蜜水才能起到解酒作用,而不是仅仅喝一杯。
谣言2:喝浓茶能解酒。
当有人醉酒时,很多人会给他们喝浓茶以解酒。浓茶并不能真正帮助人解酒。茶中的等物质虽然可以缓解头痛、提神,但无法分内的乙醛。也就是说,喝浓茶并不能改变乙醛继续损害肾脏的事实。
那么,如何真正解酒呢?其实,酒后缓解醉酒后的症状才是最重要的。多饮用温水可以加速酒精,缓解醉酒症状。为了预防醉酒,可以在喝酒前适当吃点东西垫肚子,减缓酒精对胃壁的刺激,延缓酒精的吸收。喝酒时要慢慢喝,避免一口闷,以免血液中酒精浓度突然升高。避免混酒喝也是预防醉酒的关键。不要轻信市面上的各种解酒,真正有效的解酒方法并不多。喝酒要适量,避免贪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