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许多人在年度体检中突然发现癌症晚期,尽管他们每年都进行常规体检。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常规体检并不等同于癌症筛查,许多常规的体检方法并不是癌症专项筛查的“金标准”,因此可能会错过发现癌症的最佳时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近期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对多种恶性的高危人群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正确的筛查“金标准”。
以下是部分常见恶性的筛查方法和建议:
1. 结癌:高危人群包括45岁以上人群、有家族史或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等。肠镜是筛查的“金标准”,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血液循环DNA检测。
2. 癌:针对40岁以上女性或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X线(钼靶)是筛查的“金标准”。建议每年进行一次X线检查,致密型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3. 肺癌:对于吸烟或长期在污染环境中的人,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金标准”。
4. 肝癌:主要针对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进行筛查。
除此之外,还有胆囊癌、癌、食管癌、胃癌、宫颈癌、癌、子膜癌等的筛查方法和建议。每一种癌症都有其特定的高危人群和筛查“金标准”,如甲状腺B超对甲状腺癌的筛查有重要作用,而口腔癌的筛查则包括临床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具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照参考。
《居民常见恶性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为公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大家识别潜在风险并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虽然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专项癌症筛查,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并治疗癌症,提高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