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满足广大书友的需求,今天我们将对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单字进行深度解析。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单字是从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字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已经解析过的字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里找到,只需进入主界面,点击底部的【每日一字】菜单即可。
今天要解析的字体是“篮”字,其结构为上下分布,上收下展。
在字的上半部分,也就是“竹”字头,整体的肩膀要稍微抗肩,不要写得过高。左侧的撇笔起始时稍有抖动,角度稍平,不宜过长;横画从下方虚接起笔,肩膀处要有力抗肩,逐渐加重,但不宜过长。左点的位置偏左,不要太重。右侧的撇笔起始处较高,角度略微立起;横画稍微平坦且稍长;撇点与左点相呼应,稍微重一些。
下半部分的“監”字则呈现上展下收的形态,重心保持正对。上半部分的抗肩与上半部分整体协调:“臣”字的竖笔斜切起笔,注意位置,向左斜,略呈弯曲;两个横折有所变化,四个横画的间距等距,大抗肩。“仒”笔画稍重,撇笔上面的竖撇起笔,注意行笔方向和撇尖的位置;反捺起笔虚接,角度稍平;下面的两点相互呼应,上小下大,位置和角度要准确。
至于下半部分的“皿”字,形态需要写得扁宽。左竖紧挨上面的竖笔起笔,向右下弯曲,不要过重、过长;横折虚接起笔,横画的抗肩与上半部分相同,到位后稍微提笔锋,然后加重顿笔写竖,向左斜,逐渐减轻;里面的两竖实接起笔,布白均匀,注意角度;最后的横画向左探出,稍微抗肩,略呈俯视,右边逐渐加重,收笔稍微下拉。
我们还为您附上了其他书法家对于相关字体的作品欣赏,如明代的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赵孟頫的致中峰和尚尺牍、王羲之的作品以及王铎的赠汤若望诗等。希望这些分析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