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手段之一,也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开具输液处方时,医生主要关注物是否适用,而对物和溶媒的理化性质了解不足。实际上,溶媒的选择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谨慎选择,避免引发纠纷。
临常用的注射用溶媒包括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等。其中,林格氏液可替理盐水,用于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乳酸钠林格氏液则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病例。
对于一些特殊的物,溶媒的选择更是关键。例如,某些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直接以相应溶媒稀释时容易出现输液混浊现象,这时可以先用pH值相近的灭菌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溶解后再稀释。
在临床实践中,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溶媒。选择适宜的溶媒主要考虑的是pH值相近、不产生沉淀或混浊、品在注射期间不易失效等因素。临床医生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种物的溶媒选择:
一、不宜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的物:
1. 乳糖酸红霉素与生理盐水容易产生沉淀,可以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生理盐水稀释。
2. 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喹诺酮类等在5%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更好,特别是某些特定物不能用含氯离子的溶液配制。
3. 两性霉素B与生理盐水容易产生沉淀,需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葡萄糖液稀释。
4. 水溶性维生素与生理盐水配用时,会增加不溶性微粒,不良反应风险上升,建议使用葡萄糖注。
5. 硝普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较差,推荐用葡萄糖溶液配制并避光滴注。
6. 其他物如苯钠、利福霉素等也有特定的溶媒要求,不宜使用生理盐水。
二、适用生理盐水配伍的物:
1. 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葡萄糖溶液中容易分解,适合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结构更稳定。
3. 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宜选用pH值较高的生理盐水配制,以避免沉淀或变色。
临床医生在开具静脉输液处方时,除了关注物是否适用外,还需要了解物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溶媒的选择,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