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列车上的座位排列规律独特且富有深意。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商务座是“2+1”的布局,一侧两个座位,另一侧则独领,座位标记为A、C、F。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给予旅客更佳的舒适度与便利。而一等座则采用“2+2”的座椅排列,两侧各有双席,座位标识颇具特色,分别为A、C、D、F。至于二等座,则是“3+2”的排列方式,一侧三个座位用A、B、C表示,另一侧两个座位则用D、F标注。在这些座位标识中,始终没有找到E座的身影。
对于这一问题,太原客运段的列车长向我们揭晓了答案。原来高铁列车的座位布局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源自飞机舱位的启示。早前的单通道飞机每排有六座,依次命名:A、B、C、D、E和F。其中,“A”和“F”代表靠窗的位置,“B”和“E”则是中间的位置,而“C”和“D”则是靠过道的座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命名方式成为了一种国际惯例,高铁也沿袭了这一规则。但高铁的座位布局毕竟与飞机不同,一排最多只有五个座位。在保留靠窗或靠走廊的特殊字母的一些字母因座位数量限制而无法使用,于是高铁动车便没有出现“E”座位。
了解到高铁列车的座位排列规则后,旅客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轻松选择心仪的座位。那么,如何选到理想的座位呢?为我们提供了建议。只需登录12306网站或手机应用,选择出行日期和车次,提交订单后便可进入选座界面。若你渴望靠窗的宁静,就选择“A”或“F”座位;若你偏好过道便利,就选择“C”或“D”座位。如果你对座位无所谓,可以简单点击“确定”,系统会自动为你分配座位。如此贴心细致的服务,确保了每位旅客都能享受到舒适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