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不似雪花般平凡,青岛情系平常心。
在国人的夏日记忆中,啤酒的“扛把子”们如雪花、青岛、燕京、重啤等,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夏日伴侣”。
相较其他动辄数百上千的酒品,啤酒的价格往往显得十分亲民,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成本就能带来欢乐,其魅力甚至让韩剧女神都为之倾倒。
这份简单的快乐似乎正在悄然变化。如今,人们发现,曾经熟悉的啤酒价格似乎越来越高了。
当有人问:“如果一瓶啤酒卖到500元,你还愿意掏钱吗?”这并不是玩笑话。
近日,华润雪花推出了一款名为“醴”的高端系列啤酒,定价达到了惊人的999元/盒(两瓶),每瓶售价高达500元。华润啤酒CEO侯孝海表示:“醴在啤酒行业中没有直接对标的产品,但与茅台同台也毫不违和。”
这一消息迅速成为热议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议论纷纷,不解为何原本亲民的雪花啤酒换了个包装就能卖到如此高价。
消费者对雪花啤酒的固有印象是大众化和高性价比。面对从“醴”这一新产品,他们感到困惑。在许多人眼中,啤酒的核心成分仍是那些小麦与水。而今价格差距如此之大,网友戏称:“没有茅台的命,得了茅台的病。”
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仅仅是噱头大于实际价值,直呼“价格泡沫太大,买不起”、“我不配醉”。
对于华润啤酒的决策者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逻辑。的大环境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新一代消费人群Z世代的崛起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他们认为,许多产品已是世界级的。高端啤酒市场的未来主角必定是品牌。
目前,这款高端啤酒主要聚焦线上电商销售,定位在礼品和商务宴请等消费场景。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可能感觉这波营销与他们无关。
尽管如此,华润啤酒此举无疑是成功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大量眼球,也可能会吸引一些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者。
那么,在这场沸沸扬扬的讨论背后,华润啤酒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近年来,啤酒行业的资源争夺越来越明显,但利润的增长已成为企业的首要关注点。招银国际曾指出,啤酒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在于消费高端化。尽管的高端及超高端类别啤酒销量较低,但高端化已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
从2017年开始,华润啤酒便开始致力于转型升级,将高端化作为其发展战略。过去几年中,其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依然显著。
二、高端化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解决利润问题,华润啤酒采取了涨价、关厂以及推出Super X等措施。2018年,其Super X上市作为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试图打入年轻人市场。华润啤酒还收购了喜力业务。
高端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喜力在市场的表现并不如预期强劲。尽管华润啤酒推出了高端产品喜力星银以支持其高端化发展及品牌形象但目前其市场接受度仍有待观察。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华润啤酒不得不持续投入销售费用以维持市场份额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三、打破传统认知的高端定价
“醴”的推出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一超高端定价不仅挑战了消费者的认知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格过高超出了人们对啤酒高端与超高端价格的理解。
从国内消费市场看多数消费者仍认为啤酒属于大众低端消费品。如今强推高端啤酒或许只能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面对市场的质疑华润啤酒或许需要重新思考:高端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价格真的能代表一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