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自体脂肪填充就我毁了

自体脂肪填充就我毁了

谈及面部脂肪填充,人们总会联想到那饱满的苹果肌、充满胶原蛋白的容颜,这些都让面容显得年轻又有活力。关于此项技术的不同声音也时有耳闻,例如:

“有人不建议采用自体脂肪填充,认为脂肪存活率低,效果不明显!”

“听说不少接受过脂肪填充的人表示效果不明显,脂肪被吸收了,成活率较低。这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脂肪用于填充太阳穴、下巴后,仅过了两周就被吸收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您或许会产生疑惑:“面部脂肪填充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为何存在如此多的不同观点?”

让我们科普一下脂肪的成活率及其影响因素。

一、关于脂肪成活率

自体脂肪填充,可以理解为给脂肪换一个“住所”。在这个过程中,脂肪需要经历抽吸、处理和注射填充等环节。而到了新的地方后,它还需要经历凋亡和吸收的过程。最终,能够存活的脂肪量与总移植量的比例,即为脂肪的成活率。

二、影响因素

取脂环节十分重要。医生通常会选择下腹部和大腿作为首选的取脂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浓度较高,有助于改善脂肪移植物在受区的血供,从而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

保护脂肪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取脂到注射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影响脂肪的损耗。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脂肪的损失。

例如,在取脂过程中要避免脂肪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可能导致的污染。在纯化脂肪时,既要保证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又要提高单位体积内脂肪颗粒的数量及质量,同时还要去除杂质。

注射技巧也是关键。采用少量、多层次、多点的注射技巧可以增加移植脂肪颗粒与周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其吸收养分并在新的环境中“安居”。

接下来,为什么关于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的观点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以苹果肌填充为例:

方法一:大量脂肪被填充在皮下中。这种方式难以建立有效的血运供应,因此成活率往往不尽人意。

方法二:采用少量、多层次、多点的脂肪注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多层次注射且每层注射量较少,血运充足,加上同源移植的特性使得脂肪细胞更容易存活。

通常情况下,“第二种方法”的脂肪成活率会更高。同样的自体脂肪填充手术,为什么别人的效果很好,而你填充两次却感觉没什么效果?这往往与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有关。

面部脂肪填充就没有一次成功的例子吗?

实际上,临的确有人一次脂肪填充就达到理想效果(如可通过下图查看案例)。也有许多人需要进行2~3次填充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比如我的一位顾客,她进行了全脸自体脂肪填充。当时她的填充量“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量也不会减少已填充的脂肪量。她遵循了少量多次的原则,术后恢复迅速。大约15天后,她的脸部已不再肿胀,外观自然。她对现在的饱满度非常满意,认为这样正好合适,因此没有进行二次填充。

面部自体脂肪填充虽然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和医生的精湛技术,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填充效果。


自体脂肪填充就我毁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