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各地频频出现一种名叫蠼螋的小虫子,可能大家对这种生物还不太熟悉。那么首先要澄清的是,蠼螋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它其实是一种无毒的生物。当我们偶然遇到它时,不必惊慌失措。实际上,灭治这种小虫也并不困难。
对于蠼螋,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蠼螋的头部较扁而宽,复眼相对较小;其触角呈丝状,一般由25节组成;它的口器是咀嚼式。这种虫子通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的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在家中的卫生间等潮湿处可能更常见。
关于如何防治蠼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农业防治:保持周围环境清洁,清除砖瓦、树叶、杂草等垃圾;避免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培养料中适当减少麸糠的用量;开好排水沟并灌满水,阻隔外来虫源。
2. 室内防治:保持房屋干燥,特别是卫生间要干净。出现蠼螋时,可以使用气雾杀虫剂进行喷杀。要注意室内卫生,只要保持清洁,这种虫子一般不会在家中安家。
另一种引起人们注意的虫子是隐翅虫。与蠼螋不同,隐翅虫是一种有毒的小飞虫。它身体黑色,头部和胸部特定颜色,白天喜欢栖息在潮湿的草地等处,具有强烈的趋光性。虽然隐翅虫本身并不咬人,但其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汁。一旦被拍死,其毒液会接触到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对待身上的小虫,千万不要用手拍,最简便的方法是抖落或吹落地后再处理。
夏秋两季是隐翅虫活动的旺季。对于隐翅虫的防治,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关好纱窗、采取驱蚊措施等。若不幸被隐翅虫咬伤,应立即用碱性的肥皂水反复冲洗被咬部位;如果皮肤有异常反应或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