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主题思想_骆驼祥子细思极恐

2024-12-2506:58:32精选资讯16

1936年的夏天,老舍先生辞去了山东大学的教职,决定全身心投入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面对写作的题材,他心中并无明确的蓝图,是否能创作出名篇,他也无从知晓。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一个在时代浪潮中沉浮的底层人物,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最终陷入了悲惨境地。他就是后来成为《骆驼祥子》主角的祥子。

老舍先生凭借对底层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迅速完成了这部描绘“北漂奋斗史”的作品。

祥子曾是一位正直青年的象征,他勤奋、努力、无不良嗜好,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位看似憨厚老实的青年,最终却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废物。

虽然祥子的悲惨遭遇部分归咎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导致他悲剧人生的根源。

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越是无知的人越容易指责他人的错误。

当年的祥子从农村来到繁华的北平,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久就攒钱买下了一辆三轮车。

他曾经梦想过踏实、娶一个清白的姑娘,在北平安家立足。

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北平战乱时,祥子冒险出车,结果车子被大兵夺走。

在被的日子里,他绝望地抱怨这个黑暗的社会:“凭什么把人欺辱到这个地步呢?”

他抱怨自己的命运多舛,却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莽撞。

他的婚姻也并不如意,与老姑娘虎妞的结合并非他所愿,他对虎妞的父亲刘四爷和虎妞本人都心存怨恨。

祥子把自己置于一个的角色中,觉得自己境遇凄惨、命运悲苦。

我们真的应该如此看待吗?

刘四爷其实是一个仁慈的老板,只要祥子想拉车,他从未拒绝过。虎妞对祥子也是一片真心,甚至为他未来的生活做好了打算。

但是祥子从未意识到这些。

他忽视了虎妞的真情付出和他们的共同未来规划。他把对生活的无力感发泄到他人身上,忘记了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掌握。

沉溺于自怜的情绪中而不愿冷静思考、一味指责他人而不懂得反省自己的人,自然难以避免失败。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诫我们当事情遇到阻碍时首先要反思自己。

正如海涅所说:“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照出我们的错误并给我们改正的机会。”

一个人如果总是从外界找原因就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

在祥子沉溺于自怜时另一个人高妈却通过智慧和勇气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高妈曾经历过不幸的婚姻生活但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劳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她不仅勤勉踏实得到了主人的信任还通过精明头脑为未来谋求了额外的收益。

与祥子的抱怨和逃避相比高妈展现了真正的自渡和向前。

弱者自困强者自渡

深陷困境时我们应该像高妈一样勇敢地走出泥泞而不是沉溺其中。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懂得向内归因人生才有向前的希望

勇于面对并改变自己我们才能把握命运掌握未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