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午后,一纸请柬飘至,邀我共赴友人新开张的酒楼庆典。宴席定于昨日黄昏五点半。于是午后两时许,我开始联系一同受邀的友人,商议赴宴之礼。我们探讨是否应如传统习俗般献上礼金或选择其他礼物。友人们的答复出乎我的预料,他们表示在酒店开张之际,不送现金更为适宜,通常仅需送上花篮以装饰大门口,增添人气即可。
我们便自行决定统一订购几对花篮以表心意,随后便前往酒楼道贺并共饮。转眼之间,五点钟的钟声响起,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酒楼。在等待酒菜上桌之际,我偶然发现其他赴宴的宾客在卫生间旁的僻静角落悄悄地包着红包。尽管初识的友人起初婉拒收礼,但最终还是被宾客的坚持所打动。
我向同行的友人分享了这一观察,有的友人认为可能是那些未送花篮的人选择以红包代替。另一些友人指出他们也见到了送花篮的同时也包了红包的情景。有人提议既然大家都献上礼物也包了红包,我们也应该跟随这一潮流。但一时间,我们才发觉身上并未携带现金,临时凑集也非易事。
正在这时,一位友人灵机一动,建议我们与酒楼的友人沟通,通过微信支付送礼。当我们带着歉意说明情况后,酒楼的友人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并表示大家都是好友,早已说好不收礼。他笑着拱手说:“花篮已足够表达心意。”
就在我们争论不休之际,喜庆的爆竹声响起,宴席随之开始。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坐下,开始用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切如常,但内心的尴尬却难以言表。有一位友人甚至从入座到离席,面色一直泛红。
回首此事,不禁感慨万分。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礼尚往来的细节确实值得仔细斟酌。一旦疏忽大意,即使是微小的失误也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对于我们这次的失礼之处,只愿友人能够海涵,不致心生芥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