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孩子的征途上,许多家长都习惯性地借助于奖罚措施来影响孩子的行为选择。但深入研究揭示,尽管外部的奖惩措施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其作用往往是暂时而有限的。
真正有效的办法在于点燃孩子内心的驱动力,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主动行动。以下七个建议将帮助您以内在动力取代外在激励:
一、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就是模仿的高手,他们会仔细观察并模仿父母或长辈的行为。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比如:
若您希望孩子热爱阅读,自己要先养成阅读的习惯。
若您希望孩子诚信守诺,自己必须做到言行一致。
实际行动的影响力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二、分享感受,建立情感纽带。
在与孩子沟通时,不要只下命令或提要求。试着分享您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我看到你主动帮忙打扫房间,妈妈感到非常开心。”
“爸爸虽然今天工作很累,但看到你认真学习,感到非常欣慰。”
这样的交流方式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三、信守承诺,建立信任关系。
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并他们诚信的重要性。
例如,如果您答应孩子在周末带他去游乐园玩,那么请确保兑现诺言。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那么请认真解释原因,并重新约定时间,以展现您的尊重。
四、积极乐观,传递正能量。
抱怨只会传递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心态。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说:“虽然现在有点难,但我们一起想办法肯定能解决。”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传递正能量。
五、正向引导,用积极语言描述要求。
与其总是说“别这样”、“不能那样”,不如换成更积极的表达方式来引导孩子。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会更好哦~”
“让我们看看你能不能把玩具收拾整齐呢?”
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六、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
无论结果好坏,都要让孩子体验到其选择的后果。这样他们就能明白选择是有影响的,以后做事就会更加谨慎并具有责任感。
例如,如果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到学校导致被老师批评,那么下次他就会记得检查书包了。完成某项任务得到表扬则会更加激发其继续努力的意愿。
七、赋予价值感,让孩子感到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孩子也不例外。赋予他们适当的任务或职责,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家庭或小集体中是很重要的,能大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让大宝负责照顾弟弟妹妹的起居饮食;安排小宝每天负责浇花或喂宠物等简单的家务活。通过这些小事儿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并体会到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