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油的源起与探析
我们所熟知的大豆油,是从的大豆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精华,通常被称作“大豆色拉油”。这种食用油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全球大豆油消费量在2019年已经突破了惊人的5600亿吨,而则占据了全球总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一。优质的大豆油色泽浅淡,无沉淀物,无豆腥味,在低温下甚至会有油脂结晶的析出,这是其高品质的体现。
回溯到1996年的春天,伊利诺伊西部的农场主们开始种植一种新型大豆品种。这种大豆后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因为它是被很多消费者所担忧的大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大豆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大豆本身的含油率较低,我们通常食用的大豆油主要采用浸出法进行提炼。浸出法虽然高效,但会使用到溶剂,尽管后续会经过处理,但仍无法完全去除。正因如此,传统的笨榨豆油开始受到市场的青睐。
那么,什么是笨榨豆油呢?它与超市中常见的豆油有何不同?笨榨豆油的制造过程依靠榨油机进行压榨,全程机械操作,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而超市中的豆油则大多采用浸出法,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溶剂等。二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加工成本上,笨榨豆油的成本显然更高。其次是在品质上,由于笨榨豆油不添加任何溶剂及化学物质,其营养成分和口感更佳,因此深受健康养生人士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