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道路工程季节性施工措施
一、冬季施工措施
1. 冬季施工基本要求:
(1)尽可能在冻前完成土方、土基施工项目。
(2)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相应的防冻覆盖、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 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
(2)当日挖到设计标高,应立即碾压成型。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使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 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合料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温度很重要,所以严禁冬期施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4. 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二、雨期施工措施:
1. 雨期施工基本要求: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 路基施工: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时,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例需严格控制。为确保其易于操作和施工的优越性,可能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必要时可以加入缓凝剂以延长混合物的凝固时间。在特别炎热的天气里,考虑加入特定的降温材料,减轻高温对混凝土的影响。最佳施工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段,优先选择清晨和夜晚进行浇筑作业。对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而言,配合比是关键。
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拌制、运输、浇筑、抹面等工序,应尽量缩短运输和操作时间,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新鲜度和性能稳定。顺畅的工序衔接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在高温天气下,应采取临时措施保护混凝土免受日晒影响。例如搭建临时罩棚,减少蒸发量,并确保及时覆盖和养护。施工过程中要增加洒水的频率,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正常硬化过程。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外观质量。
四、在采用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应注意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温差。温差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其他损害。应避免使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养护,确保温差不超过规定的12℃。
五、在高温天气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切缝的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来适当调整。相比常温施工,高温期的切缝操作可能需要适度提前。正确的切缝时间对于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