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无为送灶粑粑的做法

无为送灶粑粑的做法

相传,灶王爷会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向报告人间家庭的善恶。人们为了希望灶王爷能多美言自家的事情,会制作一种特定的食物供奉给他,这种食物就被称为送灶粑粑。在安徽合肥以南的庐江、巢湖、无为、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地,送灶粑粑是一种传统的小吃。

现在虽然很少将送灶粑粑作为祭品,但仍然是人们欢度小年的食品。吃了送灶粑粑后,人们便开始扫尘、备年货、写春联,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送灶粑粑的馅饼外皮是由籼米和糯米混合制成,内馅则包括豆干、瘦肉、蔬菜或腌制的咸菜等,再以菜籽油煎制而成。在槐林镇的每个家庭中,都能看到制作送灶粑粑的热闹场景。

在槐林镇的碾塘埂村,炊烟袅袅升起,一幅农村的宁静画卷展现在眼前。大人们忙碌着准备食材,孩子们欢快地跳跃着。随着雨雪的充盈,田园里的景色也变得愈加宜人。每当提到准备糯米面粉和材料时,就意味着即将开始制作送灶粑粑了。

家庭成员们分工合作,准备馅料,炒制食材。豆腐肉馅、咸菜馅、豆干瘦肉馅等多样口味供选择。甚至还加入了一些红糖小馅儿的以供奉灶神。而当地的居民也常以雪里蕻、芥菜、马齿苋等为食材制作送灶粑粑的馅料。

揣面、烧水、包制粑粑等步骤一一进行。当揣好的面团被摘成一个个小剂子后,便开始馅料。随后将包好的粑粑放入锅中油煎,这个过程被称为“炕”。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煮后,美味的送灶粑粑便出锅了。

农村地区的灶台是家家户户都必备的生活设施。新制作一个灶台叫做“发灶”。而尹巧英家的大灶台已经陪伴了他们三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会在这里制作送灶粑粑。她说,“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有做送灶粑粑的传统。”

在碾塘埂村周围的其他家庭也在忙碌地制作送灶粑粑。小年的氛围在这里尤为浓厚,整个村落都弥漫着新年的气息。而在槐林老街的一户人家中,虽然因为拆迁而暂时租住房子,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过小年做送灶粑粑的传统。

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其乐融融。再洒点水防止糊锅,等待美食出锅的过程也充满了期待。而小猫也在一旁等待着美食的到来。

送灶粑粑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家人团聚的象征。它饱含了巢湖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对家的眷恋。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人,或许都会对这份美食心存向往吧。

如今正是送灶神回天的时候,这个与家的传说息息相关的大节日也在即将到来之时有了浓浓的期待感。“新春佳节好!”祝福每一个家庭都团团圆圆!

对于人来说,“祭灶”是一种文化与习俗的结,“送灶”不仅仅是提供食物那么简单。这是一种表达敬畏和期盼的神圣仪式,“年味儿”便是如此浓浓的凝聚在了其中。让我们一同期待着新年的到来吧!

(文/作者名 图/图片提供者)


无为送灶粑粑的做法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