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第七小学 韦彩勤老师所教授的数学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深受学生喜爱。在五年级数学的重要课程《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中,韦老师采用了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一、设计背景
《长方体的体积》是五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体积概念。在此基础上,韦老师设计了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体积计算不仅是后续学习圆柱体积等知识的关键,也与生活中物体容积、空间利用等问题紧密相关。考虑到传统教学的不足,韦老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采用了5E教学模式来设计课程。
二、设计理念
韦老师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创设搬家情境等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的需求和兴趣。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拼摆长方体、记录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解释阶段,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迁移阶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课堂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相长。
三、精彩过程回顾
课程开始,韦老师通过展示搬家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主题——长方体的体积。接下来,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拼摆长方体并记录下长、宽、高及体积数据。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交流讨论,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在解释阶段,学生们分享发现的规律,韦老师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公式推导过程。在迁移阶段,学生们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游泳池注水等生活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反思,强化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成效评述
通过韦老师的教学,多数学生熟练掌握了长方体体积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著提升。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习自信心。韦老师所推广的“数字赋能小学数学课三阶四维五E课堂”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知识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值得在数学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