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踵会让小腿吗

2025-02-1815:36:09精选资讯7

对于下肢跟腱损伤、崴脚或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由于小腿制动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问题,一直是他们关心的焦点。

患者表示,他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常常会感到小腿发酸无力,甚至在起立、下蹲时小腿会发软,稍走远一些就会感到疲劳。在这样的情况下,康复医生常常会推荐一种既经典又高效的训练动作——提踵训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抬脚后跟训练。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正确进行提踵训练。训练的环境需保持平整、光亮。若为后期室内训练,可备有矮台阶或踏板。初期训练时,可借助扶杆或稳固的椅子,以及平整安全的墙面。患者需自然直立,目光平视前方,保持肩脚同宽的站立姿势。

接下来是提踵训练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双体双落”,即在保护下,双脚脚掌自然着地,随后脚跟抬起,用脚尖站立5至10秒,再缓慢落下。每组重复5至20次,每次训练两组,组间休息5分钟。每天进行2至5次训练。若能顺利完成10个以上动作且无下肢疼痛、无力、肿胀等不适感,即可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双提单落”,动作与第一阶段类似,但需在抬起健侧脚的同时让患侧脚缓慢落下。第三阶段的动作是在患侧脚脚掌自然着地的情况下,抬起脚跟并保持脚尖站立一段时间后缓慢落下。

还有一种屈膝状态的提踵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直膝提踵训练主要刺激腓肠肌,而屈膝提踵训练则能更多地刺激比目鱼肌。在进行屈膝提踵训练时,通常会在膝关节上加一些负重物如沙袋或杠铃来增强训练效果。研究表明,比目鱼肌在提踵稳定性方面的作用远胜于腓肠肌。

在提踵训练中,台阶或踏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进行提踵训练时要求快速提起脚跟并慢速放下,其中提踵过程通常只需1至2秒,而脚后跟落下时则需持续3至5秒。这种慢放的过程对小腿后侧的肌肉离心控制能力进行了有效训练。站在台阶或踏板上进行提踵训练能更全面地锻炼肌肉,因为同一肌群的离心收缩力量是向心收缩力的1.5倍。研究显示,离心收缩运动有助于肌腱在拉长过程中快速修复,同时也能增加小腿微血管的数量。

临床实践证明,小腿肌力的离心收缩训练效果优于向心收缩训练。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实际效果来看,提踵训练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