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动作设计肢体动作

2025-02-1323:17:28知识经验6

1.每日坚持八分钟练习。

2.实践是完美的催化剂。

3.拍子下落时,集中于身体中心,可确保力量充沛。

4.乐谱中的每个音符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含义,不可一概而论,应遵循歌词的指引。

5.对于不重要的音或拍子,无需过度强调或依赖。

6.长音或尾音的演奏需自然流畅,放松后继续进行,避免僵化。

7.用耳朵去“共鸣”,多听多配合伴奏的旋律,而非只是单纯的手势领导。

8.避免指挥后半拍的存在。

9.指挥吸气时后半拍若需要上升手臂时,手臂应背部和肩膀避免上抬。

10.保持持续的气流外放于指挥中。

11.合唱的指挥点位于下方,反弹时不宜过急过快,否则会失去支撑。

12.少即是多。当您想要加入更多的元素或加速时,不妨试着简化动作以获取更好的效果。

13.抬头展额可令团员的声音更显明亮。

14.保持手型放松向下朝向可帮助您准确掌握音准和稳定的音色。

15.指挥、团员与观众之间应建立联系与互动。

16.对于复音音乐,每个声部可依据歌词、音群安排和感觉来重新分配小节进行熟悉和练习。

17.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多为调式音乐,寻找音准较为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调性音乐。

18.长音的演奏需要具有弹性,即可以做到messa di voce的技巧。

19.面对多长音与高音时,可引导团员在唱断时进行练习以省力并省气。

20.在高音部分指挥时,应保持手部位置在身体中心附近,让团员自行发挥。

21.高音部分演唱时需注意用力平衡前后。

22.像您自己也在唱一样地帮助团员吸气。

23.确保高音部分的表达更为明显和突出。

24.快节奏的曲子需要小动作和快速的反弹,应平均分配并多采用垂直方向(上下)的移动。

25.慢板的动作可以大幅放大以产生流动性,借鉴微风之力更佳。

26.“Recitativ”的曲子指挥不主导歌手而主要是对乐团的指导部分进行配合与掌控。

28.在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加入鼓声有助于使歌手的气息下沉更加稳定。

29.在发音中,将ti加上母音使之产生如z的音质变化。

30.对于子音结尾为d、s、t等的声音需要准确执行和反弹以保持清晰度。

31.速度较快时容易产生动听的效果,因为较快的速度使得没有时间唱错就进入下一个音符了。

32.长音大声的背后是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心中要有意识地去控制音符大小,让长音也能流畅进行。

33.当自己的声部是长音时,应适当调整其他声部以保持平衡与和谐。

34.华人对于歌词(尤其是英文)的掌握方式与西方人有所不同:

  • (1)中文为象形文字与视觉相关,而西方语言则更多依赖听觉与习惯性的听觉训练。
  • (2)与说话的习惯、位置及口型有关。
  • (3)也与我们的母语中较少有较开放的母音有关。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