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度过的日子里,我们都有过这样一段难忘的体验:
每天放学回家,首要之事便是协助父母前往山上,割取野草以喂养家中的鸡、鸭、猪、牛。每回都能满载而归,背负着一大捆的野草。
山上的野草种类繁多,其中尤为常见的是这种荩草。
这种野草在农村随处可见,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虽然猪不太喜欢吃这种野草,但牛却十分喜爱。农民们常拿它来喂牛。
荩草,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草,在古代却有着非凡的称号——帝王之草。
在古代文献《诗经·小雅·采绿》中,就有古人采摘荩草的详细记载。
荩草在古时被视为珍贵的草,不仅具有用价值,还被皇家专用。
它的学名叫荩草,别称王刍,而在《毛诗传》中有记载其为“王刍”的说法。
除了名称多样,荩草的外观也颇为独特。
它长得像竹子,一节一节地分布,高度可达一米左右。它的叶子卵状或披针形,与竹叶极为相似。
开放的荩草花朵呈或紫蓝色,精致可爱,结成的小穗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而这种野草之所以被称作“帝王之草”,除了其外观优雅外,更是因为它具有多重价值。
古时人们发现荩草的可以作画,染出的画作。这种被视为帝王之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
而今虽时代变迁,荩草的地位已然没落,但它依然具有用价值。
在《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都有关于荩草效的记载。它被认为可以清热、降逆、止咳、解毒、祛风湿等。
即使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更多植物的出现,荩草渐渐被人们忽视。在田间地头,它成了影响庄稼生长的杂草。
荩草的根深蒂固,使得它“野火烧不尽”。它的生长力旺盛,最高能长到一米高。这不仅仅会挡住阳光、抢夺水分和养分,还会成为害虫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庄稼的收成,人们常常拔除或用其喂牛。虽然有些许遗憾,但民以食为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的你,是否还知道其他如荩草般曾有价值却被忽视的植物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