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丸的主要成分_樟脑丸是不是萘

2025-02-0103:00:47综合百科10

众多黑坑经营者常在鱼塘散布樟脑球,目的在于令新投的鱼暂时闭口,以降低其被钓上的机率。同样,在城市的内河景区中,人为撒播樟脑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其目的亦是为了防止垂钓。那么,樟脑球究竟对鱼类的活动有何影响呢?

樟脑球分为天然与合成两种类型。天然樟脑球以无色或白色的晶体形态呈现,表面光滑,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能够在水中浮起。它不仅用于防虫、防蛀、防霉,还被称作臭珠,是从樟树枝叶中提炼出的具有香味的有机化合物。它还用于制和制作香料,医上则用作强心。

关于合成型樟脑球,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常呈现为白色,其气味刺鼻且沉重,会沉入水中。

用于驱赶鱼类的樟脑球通常是化学合成的,主要成分包括对二氯苯、化学樟脑、萘等。其中,萘对鱼类具有强烈的驱离效果,使得在其作用范围内鱼类不会靠近。

值得注意的是,樟脑球的散布量与毒性成正比。撒播得越多,对鱼类系统和呼吸道的损害越大。它还会直接鱼的红细胞,导致急性溶血现象的发生。

当钓点被撒播樟脑球后,通常会出现无鱼问津的情况。撒播量越大,影响范围和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由于樟脑球不易溶于水且融化分解过程缓慢,其影响作用相对持久。若撒播量不大,对鱼口的影响可能持续数日,而大量撒播则可能影响长达一个月之久。过度使用无疑会对鱼类及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从保护自然环境的立场出发,我们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