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英语怎么写_小时的英语怎么写

2025-01-2715:04:01知识经验10

自朝阳初露,贵州贵阳北站迎来晨曦的第一缕光。高铁列车准时启程,沿着精确的轨道向广西南宁疾驰而去。在贵南高铁全线开通后,市民常健先生多了份选择。他提及道:“不到三个小时便抵达,还能随时接打电话处理事务,效率大大提升。”

随着一条条新线路的延伸,我国的高铁交通网络愈发密集。在享受便捷出行的乘客们对高铁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曾经,高铁上信号不稳定,一进隧道便与外界“失联”。如今,像常健先生一样,众多旅客欣喜地发现高铁上的信号越来越好,即使在隧道中也能保持通信。

以贵南高铁为例。去年八月,这条高铁正式投入运营,成为贵州首条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首条覆盖4G与5络的高铁线路。贵州地势复杂,线路桥隧比高达90%,在贵州段内就需穿越68座隧道,总长133公里。遵循“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原则,贵南高铁成功实现了“高铁通、通信通”的目标。

那么,如何确保隧道内的公共通信网络覆盖?背后又有什么技术秘密呢?

中铁二院贵南高铁公网工程总体负责人梁莹女士介绍道,首要解决的是电力问题。经过细致的调研和论证,施工方决定利用铁路箱变提供电力。“铁路电力资源不仅电力充沛,而且等级高,能有效保障通信稳定性。”据她介绍,结合前期规划,贵州段共建共享铁路箱变94处,并扩容了53处。

解决了电力问题后,基站的建设方式成了新的挑战。“考虑到高铁进出隧道时信号容易切换,影响通信质量,”梁莹女士说,“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依据线路地形特点,创造性地将通信站点排列成‘之’字形。”还采用了双漏缆、下行频偏补偿等新技术方案。

列车继续南行,穿过的隧道逐渐增多。常健先生略显担忧信号稳定,不自觉地靠近车窗。当车窗外的光线变化时,他注意到隧道壁上两条细如手腕的直线电缆,彼此平行延伸至隧道口。

贵阳电务段通信技术科助理工程师高仲豫解释道:“这是隧道内敷设的漏泄同轴电缆,三大运营商通过这些电缆进行信号覆盖, 确保高铁车厢内也能正常通信。”高铁列车的厢体会信号, 一般只能通过车窗部分接收信号, 因此这些漏缆被敷设得与车窗齐平, 以保证信号最稳定。”

相较于其他高铁线路, 贵南高铁的地理条件特殊。为了保障信号稳定, 完善基站布点是最直接的方法。高仲豫先生表示:“我们借助大数据分析, 确定了更合理的站点设置距离, 并对设备进行了升级。”

在贵南高铁贵州段, 就敷设了长达268公里的漏泄同轴电缆, 并且建设了368个基站, 其中隧道内就有243个。此外, 通过采用超级小区的网络规划模式, 扩大了单个小区的覆盖范围, 减少了业务切换, 有效缓解了小区间的彼此干扰。

虽然建设是第一步, 但后期的维护同样重要, 这是为了确保通信的持续稳定性。

高仲豫先生提到:“除了定期的技术人员巡检, 我们还配备了无线电监测站, 并为每个基站设置了警报功能。一旦发生异常, 信息能即时传至控制室。”值得一提的是, 贵南高铁的设备警报功能已升级, 能对缆线损耗、电力不足等问题发出警报, 这为技术人员节省了排查时间, 使故障处理更加精准高效。”

当列车穿越九万大山一号隧道时, 常健先生偶尔会听到通话中的杂音。“会听到一些沙沙声, 但很快又恢复正常。”尽管如此, 他对于乘坐贵南高铁的体验依然赞不绝口:“我在西南地区经常出差, 贵南高铁的信号表现非常出色。”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