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石牛之地
在费县梁邱镇蒋家围子村的东边,有一座静谧的小山,名为石牛岭。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牛郎曾在此地牧牛,与哥哥共度生活。至今,石牛岭上仍留有牛郎持鞭驱牛的石像,石牛活灵活现。
回溯时光的痕迹,于石牛岭北边小山上,有一个石制的小屋——石棚,内里有石桌、石板凳、石碗等,这里曾是牛郎歇息、避雨、用餐的地方。石牛岭周边的石板路上,处处可见牛的足迹,那是牛郎牧牛时留下的印记,似乎在述说着往昔的故事。
(图一:石牛的象征与传说)
昔日,村里有个叫孙守义的少年,他无姓名,只因放牛得名为牛郎。父母早逝,只有兄长与之同住。但对他并不友善,常令其吃剩食、穿破衣。每日天不亮,他便被驱赶至山上放牛。唯有那头老牛与他相伴,有时甚至留宿山间。
一日午后,老牛开口与牛郎对话:“回家吃饭吧,家里做了好吃的。”这异象令牛郎心生惊奇。又一日,用计欲害牛郎,幸得老牛点破,教他提防白面包子中的。从那日起,牛郎记住了老牛的暗示,得以避免一劫。
日子在流转中渐逝,一年之期已至。老牛再次开口,对牛郎说:“是时候分家了,不然你终将被害死。” 牛郎无奈回应:“我何去何从?”老牛安慰道:“天无绝人之路。”牛郎决定听从老牛的建议,只选择破旧的牛车和那头忠诚的老牛为伴。
分离时,哥哥与试图挽留,但牛郎去意已决。他牵着老牛,推着破车离开故乡。路途遥远,不知终点何方。夏日炎炎下他们走过了无数的日夜。
一日,他们来到一片树林前,老牛突然停下不前。牛郎上前查看,老牛再次开口指明了一群洗澡的姑娘中的花衣女子为他的良缘。终成夫妻的牛郎与织女共历艰辛。
经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他们在南阳城南的一处村庄安定下来。那个地方如今仍叫作“牛郎庄”,村庄中流传着他们和谐美满的故事。
人们传说他本是一位北方而来的年轻客民。要饭而来、破车旧物旁跟随着他,然而带有的美丽女子则让这个普通的世界瞬间绚烂起来。那日复一日的牵挂、年年岁岁的祭祀、夏日的牵牛花盛开、甚至是祈求风调雨顺的……所有的一切都与他有关。
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许久、深植人心。现如今石棚、石桌子、石板凳等遗迹虽遭,但关于它们的故事依旧流传于民间。至于那些遗留在水中的足迹、水中倒影的老屋与那些不能拍下的回忆……都是过往岁月留下的最真实的注脚。
而如今的后辈们听着这古老的传说长大,虽然早已进入新的时代但关于爱情和传承的信条始终未变。每一个夏天的牵牛花盛开都仿佛在诉说着那古老而永恒的爱情故事。
《温凉河》杂志社主编: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