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晕是什么意思_日晕的形成原理

2024-11-2600:39:30百科知识12

上午10点50分左右,丰台区看丹桥附近的天空现了一个巨大的日晕,太阳周围的光环清晰可见。记者浦峰拍摄的照片清楚地记录了这一景象。

那么,日晕是如何形成的呢?张明英表示,今天上午,北京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云,这种云被称为卷层云。卷层云的特点是位于高空,通常在7000米左右,并且由大量冰晶组成。由于这种云层非常均匀,像一块透明的幕布,太阳光透过云层时,便会被云中的冰晶折射。

张明英用三棱镜的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冰晶的结构像一个小小的三棱镜,其中的每一个六棱体都能折射光线。由于太阳光经过这些冰晶的折射,就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光环——这就是日晕。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卷层云均匀,光线折射后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光环,围绕着太阳,这个光环就是日晕。月亮周围出现类似的现象,则叫做月晕。”

在12点15分左右,记者浦峰又拍摄到了“双日晕”的景象。张明英指出,这种“双日晕”现象相对较为罕见,但其成因与普通日晕相同。只太阳光在经过云层折射后,发生了第二次折射,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光圈。太阳光折射还可能导致其他现象,如幻日、七色云彩等,这些现象的形成过程可能比较简单,也可能较为复杂。

随着时间推移,日晕现象逐渐消失。张明英解释说,日晕的消失与云层的变化密切相关。今天的云层逐渐变薄,并且向东南方向移动,因此日晕也随之消散。他补充道:“并非所有的卷层云都能形成日晕,只有在云层均匀且太阳角度适合时,才会出现这一现象。”

记者还拍摄到了一辆汽车车窗上反的日晕倒影,显示出这一自然现象的广泛影响。

关于日晕现象与天气的关系,民间流传着“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张明英表示,这种说法来源于古人的经验总结,但并没有科学依据。现代的天气预报是基于精确的科学观测,而非传统的谚语。今天出现的日晕,是昨天降雨后残留的云层所形成的“余晕”,与谚语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相符。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