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华,那片由丘陵盆地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山环水绕,四季分明,恰为金华火腿的酿造提供了绝佳的天然环境。其“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的地形特征,使得这里的火腿在熟成发酵中尽显魅力。并且,这其中的每一步都与时间息息相关,保留着传承下来的美味工艺。
谈及金华火腿,那是浙文化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历经数百年的沉淀与传承,甚至在清代被选为贡品,名扬四海。
在金华火腿的领域中,“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这句古语也传为佳话,形象地描述了上蒋火腿的美味和它的来源。
清末咸丰年间,蒋雪舫东阳县上蒋村作坊主将祖辈技艺加以创新、改进工序,精心打造了“雪舫蒋火腿”。其色泽、风味皆为上乘之作,每一片都精工细作、色香味俱佳。
古法腌制,岁月成香
立冬到立春之际是腌制雪舫蒋火腿的繁忙时节。尽管今年气候特殊,但腌制师傅们依然遵循传统方法,确保腌制过程不受影响。
选用优良猪种“两头乌”的后腿为原料,这猪种精多肥少、肉质细腻。且这“两头乌”亦被戏称为熊猫猪,因其体态特征而得此名。
每年的腌制工作都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火腿腌制技艺”的传承人陆永进主理。上盐是关键步骤之一,根据腿的大小和厚薄均匀撒盐,每一次上盐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时机。
腌制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傅的精心把控。从堆叠到清洗、从晾晒到发酵,每一步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时光流转,美味呈现
经过两年的时光淬炼,雪舫蒋火腿终于熟成。其色泽绛红、鲜香独特,是古法传承与时间浸染的结晶。
熟成后的火腿还需经过最后的检验——打签闻香。经验老道的师傅用“三签香”的传统方法来评价火腿的品质。
烹饪之美,由火腿始发
时间赋予了火腿多种不同的风味部分。从火爪到滴油部位,每一部分在烹饪时都独具讲究。
比如那火踵笋干老鸭煲,汤汁鲜美、乳白如玉;上方火腿蒸甲鱼则让甲鱼鲜美与火腿醇旨相得益彰;金银双蹄则选用火踵与猪后肘炖制而成,色香味俱佳;中方湖蟹一锅鲜更是将湖蟹的鲜美与火腿的咸香完美结合。
至于烹饪中的豆腐与火腿搭配更是令人期待——火腿滴油炖豆腐将豆腥味化为乌有,而令豆腐更加。
这些家传菜肴有了金华火腿的加持便如同被赋予了灵韵,成为餐桌上的珍品。你是否也尝试过其他风味的火腿菜肴?期待你的分享!
图 | 部分来自雪舫蒋以及酒店宣传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