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请点击这里:
PART 2
园林元素的处理
对于园林来说,每个元素都承载着重要的审美和功能价值。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个元素的特点,还要掌握它们在整体布局中的位置和作用。
先从山水说起。山水是园林的骨架,是造园最先要考虑的布局。山水的处理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那是园林艺术的最高表现。例如,在网师园中,水池的设计模仿了虎丘的白莲池,虽然尺度缩小,但却精妙无比。
山与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脉和水流都有其贯通的逻辑,这样才能让整个园林生动起来。水随着山转,山因水而活,这样的景象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在造园时需要学习的。
植物和花石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在园林中要呈现出画意,要有自然之美。比如寄畅园中的枫杨和网师园的古柏,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植物,让园林更有生命力。
配景也是园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比如夜晚的园林灯光,不仅要照亮景区,还要与建筑相协调,营造出美的氛围。网师园在夜游时的灯光布置,就做得相当出色。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探讨如何处理这些元素,以及它们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园林艺术的魅力,并尝试自己动手造一个“佳园”。敬请期待后续内容。
PART 3
园林的中庸之道
在《说园》中,虽然陈先生没有明确提到“中庸”这个词,但他在阐述园林的调和时,其实已经体现了这种中庸的智慧。在传统文化中,“中庸”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的思想。在造园中,“中庸”同样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曲与直”。很多人以为西方园林以直线为主,园林以曲线为主。但实际上,园林也分曲直,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比如在小园中,为了延长观景距离、增加趣味,可以采用曲折的设计;而在大园中,为了让人能够俯瞰全园或远眺外界,则可能需要平直的设计。
再比如“静观与动观”。小园适合静观,让人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细细品味;而大园适合动观,需要有较长的游览路线和合理的景点顺序。这些都是在造园时需要考虑的。
还有“仰视与俯视”。在园林中,虽然缺乏欧式园林的台地优势,但我们仍然会考虑如何引导人的视线。比如在水边或山坡上建亭子,就可以自然引导人的视线向上或向下。
最后是“大与小”。虽然面积不是决定园林大小的唯一标准,但我们在造园时仍然要考虑到给人的感觉。通过合理的空间分割和布局设计,即使是面积不大的园林也能让人感觉空间开阔、景色丰富。
“中庸”思想在造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有掌握了这些平衡和和谐的艺术手法我们才能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佳园”。
PART 4
结语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说园》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是深远的。造园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理解和体验过程。希望我们能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园林艺术的知识和智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关于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后文我们也会继续深入解读敬请期待后续内容。同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提供优质的内容。
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