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参养殖背后的故事:揭秘
在山东即墨,海参养殖业蓬展,是我国重要的海参养殖区域之一。最近,有关海参养殖使用农的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正值海参苗培育期,记者走访了栲栳湾养殖基地。这里大小养殖户众多,然而令人的是,在一些池塘边竟然发现了大量使用过的敌敌畏空瓶。养殖户坦言,为了清除不利于海参生长的其他生物,他们不得不使用敌敌畏来清除。这些敌敌畏的使用量相当惊人,每亩池子里大约使用了2公斤的敌敌畏。
尽管按照我国农管理条例规定,农使用者不得扩大农的使用范围,但在即墨的海参养殖中,使用敌敌畏的现象却非常普遍。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基地内,养殖户也承认经常使用敌敌畏。令人疑惑的是,如此大量的敌敌畏投入,难道不会对海参造成损害吗?兽店经营者透露,海参具有极强的抗性,敌敌畏对其几乎无效。
除了露天水池养殖,即墨还有大棚养殖海参苗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为了预防疾病,抗生素的使用也引发了关注。兽店老板坦言,在换水时容易诱发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一些养殖户也透露,他们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兽原粉。我国兽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将兽用原料拆零销售或销售给兽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记者在当地仍可以轻松购买到一些兽原粉。
除此之外,海参养殖还涉及“北参南养”的行业秘密。由于北方水温低,海参需要较长的生长期,而南方水温高,海参生长迅速。许多来自北方的海参苗会被拉到南方养殖,以缩短生长周期。养殖成熟后,再拉回北方市场进行加工、销售。
在山东蓬莱湾子口村的海参加工基地,记者发现了一些海参加工过程中的猫腻。一些海参加工厂用含有麦芽糊精的液体浸泡海参,以增加重量。国水产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在加工干海参的食品添加剂中仅允许使用食盐。一些工厂老板透露,加料是常有的事,这样可以使海参的重量增加三分之一之多。行业内使用的添加剂包括盐、糖、麦芽糊精等。一些低档的海参甚至通过添加糖分来模仿高档产品的外观和口感。这些乱象严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信任。原来通过高价购买的“高档”海参有可能实际上是通过低廉价格购得的南方海参冒充的。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行业内的秘密让人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