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奈何的为_为之奈何的为翻译

2025-01-1005:59:06百科知识20

(一)动词

1. 动作执行,如“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

- 示例:砍下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过秦论》)

- 解释:这些动作都表示了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

2. 认为、以为。

- 示例:这是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鸿门宴》)

- 解释: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或判断。

(二)介词

1. 表示被动关系,与“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意为“被”。

- 示例: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鸿门宴》)

- 解释:表示某事或某人处于被动的状态或遭受某种遭遇。

2. 介绍原因或目的,相当于“为了”、“因为”。

- 示例: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哪里就算薄情呢?(《诗经》)

- 解释:说明某行为的动机或原因。

3. 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替”。

- 示例:请让我为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吧!(《庄暴见孟子》)

- 解释:指明动作的对象或服务的对象。

- 示例: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鸿门宴》)

(四)兼词和代词

1.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表示地点或方向。

- 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译文: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

- 解释:用于指示地点或方向的兼词。

2. 代词,相当于“之”,表示指代、哪里、怎么等意思。

- 示例: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译文:连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哪里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呢?

- 解释:用于代替名词、事物或动作的代词。

(五)其他常用词组及解释

- “为……所……”结构常用于描述某事或某物被某种力量或情况所影响或控制。例如:“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表示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

- “何以……为”常用于反问句中,表示某种行为或事物毫无意义或没有必要。例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表示为什么要珍惜美玉(般的节操)而让自己被流放呢?这是一种强烈的反问和责问。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