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同步检测(二)
分值: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向冰块上撒盐,可以使温度更低。
2.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间不断循环。
3. 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气。
4. 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珠”。
5. 当温度下降至某一阈值时,地面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聚形成小水滴,即露。
6.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蒸气会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露可以视为是水的液态形式,而霜则是水的一种固态形式。
7. 雨来自云层,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达到空气无法再支撑的程度时就会落下,若降落的是水滴则形成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的冰花是(C)现象。
A. 霜 B. 雾 C. 冰花
2. 冰是(C)状态的水。
A. 液体 B. 气体 C. 固体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4. 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以下。(√)
5. 露的物态变化过程与雾类似。(√)
四、问答题(7分)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部分组成。
五、实验题(共29分)
人造露和霜实验
1. 实验材料准备:铁桶、电子温度计、湿毛巾、冷水、碎冰、盐。
2. 实验方法:
- 往铁桶中加入冷水和碎冰;
- 铁桶下垫一块湿毛巾;
- 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及铁桶外壁的变化。
人造露和人造霜的相同点:
- 都需要降温条件;
- 都是水的一种物态变化。
人造露和人造霜的不同点:形成条件和外观不同。
- 根据实验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