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

2025-05-0500:48:32综合百科0

我手机上存了一张精心修饰的自拍照,经过多次滤镜调整,终于满意了。刚刚发出,便收到一条评论:“这脸修得都不像你了。”一看,是前同事留下的痕迹。再翻下去,又看到一条:“这角度显脸大。”原来是大学同学的声音。这些话语让我感到不悦,于是立马删除了那条朋友圈,将手机丢到一旁。之后,当我尝试拍摄美食照片分享时,上次的经历让我犹豫不决,在发送键上停顿了数秒,最终选择了放弃。

曾有一位同事热衷于朋友圈,从早餐到晚餐都在分享生活点滴。当她发现朋友圈中的朋友开始她,甚至直接请求她减少发布频率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分享。现在的她,每月只发布一两条动态,感到轻松自在。

我的伴侣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擅长分析行为动机和解读情绪变化。与她讨论朋友圈时,她总是能洞悉我内心的想法,或是抓住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她的观点和理论总是能说服我,让我豁然开朗。

当时我曾表示不想发朋友圈,觉得没有意义,发布内容也是给别人看的。我的朋友们则认为这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必须让亲朋好友了解我的日常。他们甚至询问我是否过于孤僻而不愿分享。经过交流后,我决定开始发布动态,只要不觉得繁琐就持续分享。

朋友圈原本是用来分享生活的小天地,如今却变成了展示人设的舞台。许多人发布前都会精心修饰图片、反复斟酌文字,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过得不好。久而久之,发朋友圈成了一种负担。再加上朋友圈中的广告、炫耀和负能量的充斥,让人越来越失去兴趣去浏览。与其在朋友圈中假装过得很好,不如珍惜现实生活的小确幸。

我的生活也有实际的一面。我妻子的退休金是3500元,她还在家附近的小超市做收银员,每月额外收入1800元。我退休金4200元,上个月膝盖出了问题,我们三天内凑了250000元,下午就送到了市骨科医院住院部。孩子们都很懂事,女儿留在医院照顾我。

我有个朋友以前也是朋友圈的活跃用户,每天分享生活点滴。一次她发了一张自己做的晚餐照片后,被同事在背后议论说她是在炫耀。从那以后,她开始减少在朋友圈的分享,觉得发布内容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现在的人们在朋友圈中发言愈发谨慎,可能觉得无论发什么都会引来议论,担心被人背后议论,也担心过多隐私。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没有那么多心情去晒朋友圈。对于朋友圈的分享,发不发都随缘吧。

大家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