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掌握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捉、条”等7个字。
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如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猜读生字,了解字义。
通过朗读和观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 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掌握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
2. 会写“捉、条”等部分生字。
3. 通过多种方习生字的音形义,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1. 继续学习剩余的生字,并加以巩固。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3. 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第一课时)
1. 提问导入,出示壁虎图,引导学生说出对这种小动物的认识。
2. 学习生字“壁”,通过课件演示和指导学生猜测读音,再读词语。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猜字(第二课时)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2. 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 全班交流反馈,提炼猜字方法,师生相互补充。
4. 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偏旁表义的特点来记字形、猜字义。
5. 动作演示理解字义,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字词。
6. 通过开火车认读、齐读、口头组词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识记。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第二课时)
1. 出示会写字,学生认读、组词。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间架结构,了解笔顺,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置,再讲解字的书写要点。
3. 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评议。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
1. 图文对照,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 边读边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找谁借过尾巴?借到尾巴了吗?结果怎么样?
3. 反馈指导,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长句子的停顿和语速的把握。
4. 看插图回忆课文的故事情节,和同桌交流,讲一讲课文内容。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第二课时)
1. 教师适当回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同桌之间自由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或学习体会。
2. 只看插图,尝试将故事讲给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