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义乌的年轻打工者小李,碰到了一件让她十分烦心的事。她原本只是想趁着工作之余,去夜市散散心,做个美甲,放松一下自己,没想到这次体验反而让她更加郁闷。
事情发生在9月19日,那天小李独自去了三挺路夜市,在那儿她偶然走进了一家美甲店。出于好奇,她决定尝试做一个美甲。小李回忆说,当时店员并没有明确告知她整个服务的具体收费,只是告诉她每个指甲做起来的费用大概是三十元。于是,小李便选择了做指甲盖,准备简单的美甲装饰,心想着费用应该不会太高。
美甲完成后,店家竟然向她索要了760元的费用!这个数字让小李感到非常困惑和不满。她解释说,当初商家给出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店员只告诉她指甲款式费用为30元,再加上调色100元,总共应该是130元。但没想到,结账时竟然被要求支付如此高额的费用。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李觉得十分不合理,于是她叫来了朋友帮忙查看一下。
朋友赶到后,商家突然改变了口风,表示不需要支付760元,只要付400元就可以了。为了避免与商家发生更多的争执,小李和朋友决定按下不表,迅速支付了400元后离开了现场。
我算了一下这笔账,如果按照30元一个指甲的标准,十个手指应该是300元,再加上调色的100元,总费用应为400元。但实际支付的金额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额,多出来的360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一情况,美甲店的店员给出了他们的解释:“我们的材料和工艺不同,收费标准也有区别。比如调色的费用就需要单独算,其他款式费也不包括在基础费用内。而且价格表都在桌子上,顾客可以自行查看。”当我查看这家店内的价目表时,发现它并没有放在显眼的位置,反而比较难以注意到。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也采访了几位经常做美甲的朋友。一位经营美甲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三挺路附近的其他店铺并没有出现类似乱收费的现象。她提到,自己店里的价格虽然也不便宜,但通常是按照每一项具体服务收费的,像是贴钻、画花、做款式,都是按单个项目计算费用的。据她所说,过去她也做过美甲,价格有时能达到800多元。
另一家美甲店的老板娘则表示,尽管各家店的材料和定价不一样,但她自己店里的一切收费都非常透明,绝不会乱收费用。她打趣道:“要是夜市里的价格都像那样高,那我就不知道了。”这番话虽然带着一些调侃,但似乎也反映了大家对这类问题的普遍关注。
小李对这一不愉快的经历感到十分不满,最终选择将此事投诉到96150热线。根据我的了解,类似的情况在三挺路夜市并不少见。很多市映,自己也曾在这里遇到过店员没有提前告知具体收费标准,等到结账时才发现自己被要求支付远超预期的费用。
面对这一情况,大家不禁要问:在夜市这种相对开放、价格不一的环境下,消费者该如何避免遭遇类似的“天价收费”?而商家又是否应该在服务前就明确告知所有费用细节,以保障顾客的知情权和消费权益?
这不仅是小李一个人的烦恼,也引发了更多市民对夜市消费透明度的关注。希望商家能提高服务质量和透明度,让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能明明白白,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