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正确书写规定的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变化的过程。
3. 引导学生领悟“分享快乐”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
2. 难点:理解并领悟“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会用哪些词来描述花园?
2. 揭示课题:《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拆”字的读音及书写时的要点,“牌”字的书写笔顺。
3. 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探讨巨人的花园给他们的初步印象。
三、深入理解课文
1. 寻找文中描写花园美丽的语句,并体会其美。
2. 分析巨人的性格特点,通过巨人的言行感受其自私冷酷的一面。
3. 讨论花园在巨人自私冷酷下的凄凉景象,以及花园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探讨花园景色变化的原因及所蕴含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巨人的转变及所领悟的道理。
二、深入学习课文
1. 分析巨人性格的转变及其原因。
2. 讨论巨人的花园从凄凉到美丽的变化过程及其与孩子们的快乐分享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领悟“分享快乐”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与人分享快乐的。
三、回顾写法特点
1. 小结:本文通过巨人的自私与善良的对比,展现了花园景色的变化,从而揭示了“分享快乐”的道理。
2. 引导学生了解对比的写作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与他人分享快乐的经历的短文。
2. 要求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词,并准备下一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板书
26巨人的花园
巨人
自私、冷酷
宽容、善良
孩子离开
回到花园
凄凉
美丽
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