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网 付颢琬/摄
近期,一则关于潮牌领军企业——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的财报预警引起了市场关注。据董事会预测,集团在截至2月29日的财年内净亏损可能不少于3亿港元,这一消息为公众揭示了当前零售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I.T方面指出,当前零售环境充满挑战,公司1月和2月的销售额出现大幅下滑。尽管以往下半财年因春节等假期表现通常优于上半财年,但今年却远未达到预期。受新冠影响,I.T在内地的部分门店不得不从1月底至3月暂停营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I.T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大力度促销活动。折扣低至三折,例如原价3万多元的Off-White新款大衣促销价不到1万元,这一举措虽然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但并未达到预期的销售热潮。
除了的影响,I.T近年来在市场中的表现亦不容乐观。作为早期发展的潮牌之一,I.T曾凭借其独特的品牌文化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如今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I.T的业务布局涵盖了“大I.T”和“小i.t”两条线,囊括了奢侈品牌、设计师品牌产品以及日韩潮牌等多种风格,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千禧一代对个性化、潮流化的追求使市场趋势向着有利于I.T的方向发展,但新的市场环境却让I.T出其软肋。I.T一直以日系和港系时尚为主打,但在当前时尚潮流赛道愈发拥挤的背景下,其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与此以陈冠希的CLOT、余文乐的MADNESS为代表的明星潮流品牌以及H&M、ZARA等欧美平价快时尚品牌的兴起,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使得I.T的主打日韩潮牌在市场上显得愈发落寞。
国产潮牌的崛起亦是I.T所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国潮”热度不断升温,李宁、太平鸟等内地品牌正向着潮流服饰领域转型,并开始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崭露头角。如今,国产潮牌已经成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服饰的一个重要选择。
商场里买手集合店的兴起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店铺内汇聚了全球新兴小众品牌,而I.T由于拥有Off-White、KENZO等国际品牌曾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现在越来越多品牌的涌现开始挤压其生存空间。
不可忽视的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零售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尽管I.T早在2012年便入驻天猫旗舰店,但其对电商平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线上商店多数销售过季存货,折扣销售的方式未能有效吸引目标客户群。
近年来电商市场的新玩家不断涌现。以Farfetch为例,其在市场提供了包括Off-White、KENZO等潮牌的丰富选择,并且价格与I.T相差无几。这无疑对I.T构成了竞争压力,导致一部分消费者被分流。
在电商平台中,一些I.T的忠实粉丝表示他们渴望获得最新潮的产品。显然,当前的I.T已无法完全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