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三峡》全文逐句解析:带你穿越古今山水长廊,感受文言之美,领略自然之奇

1.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

– 这句描述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长约七百里。连山,即指江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没有明显的空隙。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这里用“重岩”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山峰的陡峭和壮观。“隐天蔽日”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之高,仿佛能遮住天空和太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3.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在亭台楼阁之外,只有在午夜时分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因为此时太阳和月亮都隐藏在山峰之中,难以被看见。

4.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这句描述了从白帝城出发,经过三峡,最终到达江陵的行程。虽然乘坐的是快马和顺风,但实际所需时间仍然很长,大约需要一千二百里。

5.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再次强调了旅途的漫长和艰难。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顺风,也赶不上船行的速度。

6. 速不暇逝者如斯夫!

– 这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句子。他感叹时间的快速流逝,就像这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7.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这句描绘了三峡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巴东、三峡、巫峡是长江三峡的一部分,这里的猿猴悠扬,让人不禁泪湿衣裳。

8.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描述了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时,猿猴和鸟儿开始鸣叫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9. 轻舟已具待发,江花红胜火。

– 这句描绘了即将出发的小舟和江边的花朵。江花盛开,色彩鲜艳,犹如火焰一般热烈。

1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这句通过“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长江水流无尽的感慨。落木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1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这句描绘了小舟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孤帆远去,消失在碧空之中,只剩下长江在天际流淌。

1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诗人告别白帝城时,彩云缭绕,景色美丽。当他到达江陵时,却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宝贵。

13.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三峡地区猿猴的描写。猿猴的此起彼伏,似乎永不停歇。小舟已经驶过了重重山峦,继续前行。

14.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决心。尽管想要渡过黄河会遇到冰封的河流,想要攀登太行山会遇到积雪覆盖的山峰,但他依然要勇往直前。

15.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任逍遥。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仍然要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他也相信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三峡》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通过对三峡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